9月5日下午15:00,外国语学院2025级硕士研究生入学教育讲座在人文馆416报告厅顺利举行。讲座由学院主管研究生和科研事务的副院长付继林主讲,2025级全体硕士研究生以及学院相关工作人员参加了本次会议。

入学教育现场
付继林首先代表代表学院党政班子与全体教职工,向新同学致以最热烈的欢迎,并用“使命、学术、身心、未来”四个关键词勉励同学们珍惜韶华,把个人理想写进国家叙事,成为“懂世界、善表达、会沟通”的高层次外语人才,承担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与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的伟大历史使命。他希望同学们提升学术素养、端正治学态度、培养创新能力、恪守学术规范、积极参与实践,做好时间和身心健康管理与学业和职业规划,致力于能力素质提升,做好心理调适和角色转变,让“可持续”成为竞争力,让“未知”成就“无限”,完成从“优秀学生”到“卓越学者”的蜕变。
随后,他简要介绍了学院学科概况,包括外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整体发展水平,各二级硕士授权方向的师资力量、教学资源、研究方向、科研成果,以及学院在国际化办学、学术交流与合作等方面的特色与优势,重点对新《翻译专业学位类别硕士学位论文基本要求》进行了解读。通过“学科家底”盘点与“论文新规”解读同步进行,学院不仅为新生划定“能力跑道”,更提前把“毕业出口”前置到“入学入口”,从源头保障人才培养与行业需求同频共振,为国家高端国际传播人才储备提供可复制、可推广的“外语样板”。
最后,进行了研究生新生入学资格审查。在学院主管院长的部署下,全体工作人员高度重视、精心组织、认真实施,深化以生为本的服务意识,用高效、有序、规范的工作作风审查核实新生录取通知书、身份证、学历证书/《教育部学历证书电子注册备案表》、录取名册、录取数据等信息,逐一比对核查,重点核查信息是否存在造假、不一致、不齐等情况,严防冒名顶替入学。88名研究生新生都通过了入学审核,请假未能参加现场资格审查的1名新生学院将为其另行组织补审。
此次入学教育活动让全体新生对学院底蕴、学科实力和最新培养要求有了“全景式”认知,也为他们即将开启的学术旅程奠定“实战化”起点。依托外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的高平台、各方向丰富的科研资源以及国际化办学的高支撑,2025级研究生必将带着更明确的目标、更笃定的步伐,在文学、语言学、翻译与跨文化、区域国别等多条学术轨道上稳步攀登,用三年时间交出一份兼具中国情怀与全球视野的高质量答卷。